出口危化品检验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7-12-18

  出口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公共安全,出口危化品及包装不合格将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质检总局十分重视出口危化品检验监管工作,提出“全覆盖、零容忍、严监管、重实效”的工作要求。近几年,出口危化品不断检出不合格,以山东局为例,截至目前,今年检出出口危化品不合格196批、不合格货值2126万美元,检出出口包装使用鉴定不合格980批、不合格数量58.7万件。

  不合格原因分析

  危险公示标签和安全数据单不合格。未加贴危险公示标签或标签形式、内容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如象形图、信号词与分类鉴别报告不一致、危险说明和防范说明表述错误等。安全数据单不合格主要是GHS规定内容不全或所列信息错误,缺少GHS分类信息等。危险公示标签和安全数据单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未根据不同规格型号、不同危险特性的产品相应修改标签和数据单、客户提供的标签隐去一些内容导致要素不全,此外,一些企业为逃避国内危化品车辆运输检查而不加贴标签。

  出口危化品包装选用错误或包装使用不合格。出口危化品包装选用错误主要是出口产品所使用的包装类别低于所需包装类别、装载货物的密度和重量超出试验标准、所使用包装不适合盛装危化品等。包装使用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包装袋封口不符合标准要求、闭口桶倾倒泄漏、内容物洒漏在内外包装之间等。出现这方面的不合格主要是不同危化品危险特性千差万别,不同包装要求也不一样,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培训不到位,工人流动性较大,不清楚产品包装规定、标记要求、操作不当等。

  包装受损。包装表面锈蚀或被所装货物污染,企业在对货物进行灌装时将货物撒漏在包装外,未及时清理,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导致污迹严重甚至生锈腐蚀。或者由于仓储条件较差,未按要求堆码,装卸时不按要求操作,导致包装受损情况发生。

  货证不符。实际使用的包装与性能单上所列包装的规格、标记不符,甚至有的包装上没有UN标记。这除了企业相关人员责任心不强外,与个别企业存在逃漏检、擅自更改分类鉴别报告等因素有关。

  对策与建议

  加强企业自律,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增强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并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改进和完善监管设施,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自控能力,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同时强化企业诚信意识,提升企业诚信水平,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严格依法履职,提升检验监管合力。严格落实出口危化品产地检验、口岸查验制度,严厉打击出口危化品逃报、漏报行为。加强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检测、安全数据单及标签审查,加强危化品产地检验部门与口岸查验部门沟通交流,加强与安监、海关、海事、港务、公安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共享、执法互助机制,实现出口危化品无缝监管。

  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检验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跟踪国内外技术法规最新进展,加强危化品检验监管人员岗位培训,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提升一线人员检验水平和操作技能,打造一支精通业务的出口危化品检验监管骨干队伍,实现“检的出、检的准、检的快”。

  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加强对企业宣传培训。组织企业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建立面向企业的危化品及包装安全信息公共平台,向企业提供国内外法规的“一站式”检索及全面及时的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危化品的危险特性,从源头管控安全风险。

  山东滨州检验检疫局 范成林 姜世明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2017年12月18日)